肌肤百科——欢迎您

网站地图 | 手机版

夏天怕晒黑皮肤垮?要常喝这碗“四白汤”,养脾清肝皮肤自然白

发布时间:2025-05-10 00:57:30       编辑:生活有点料     阅读:100次    

一到夏天,有些人晒个十几分钟,脸马上发红发烫,晒个几天,皮肤发黑、斑点冒出,比别人黑三度。有人说自己天生肤色就这样,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天生黑,而是身体“偏热”“气虚”,加上皮肤屏障薄弱,才让阳光一晒就变脸。

皮肤的颜色,不只是晒出来的结果,它背后藏着身体的气血运行、肝肾功能、脾胃运化,外因是紫外线,内因才是根本。

晒后脸红,是“气血不固”

有些人晒太阳后皮肤发红,很快转黑。这是气血运行被扰乱的表现。皮肤下毛细血管本来就细微,一旦气虚,表层血流容易紊乱,遇热扩张,红得明显,晒久了黑色素沉积加重,颜色就退不回来了。
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卫气行于阳则阳强,阳强则外邪不侵。”意思是人体的气血强健,肌肤有“护卫之气”,才能抵御外部干扰。

气虚之人,表层皮肤就像破了口的伞,太阳一晒直接穿透,红、热、黑统统找上门。

再看那些晒不黑的“天选之人”,多数都是脾胃强、气血充,皮肤自带光泽,晒完颜色恢复得快,不容易出问题。

一黑到底,是“内热”引起的黑色素活跃

皮肤变黑,黑色素是关键。而黑色素的活跃度,和身体是否“内热”密切相关。

中医认为,肝火旺、心火重、脾胃湿热,都会让皮肤黑得快,还伴随着毛孔粗大、油脂增多、长斑点。

特别是夏天,气温高、湿度大,体内阳气浮散,如果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,很容易化热入里,藏于肌肤。黑斑就是这样积出来的。

再加上情绪焦躁、熬夜伤阴,都会刺激黑色素活跃,肤色自然暗沉。

不是肤色深就代表健康,有时候,皮肤黑是“病色”。白里透红、润而不油,才是肌肤的好状态。

想晒不黑,先养脾,再清肝,补气血才是根本

要改善皮肤易晒黑的问题,根在体内。《千金方》里提过,“白者养血,红者调气,润者养阴。”意思是皮肤问题不要只盯着外表,要从内调开始。

这碗汤,思路就对了:

白芍、白术、白茯苓、甘草——合称“美白四白汤”。

古方“玉容散”里就有类似思路,用四白药养颜驻容。每味药都有独特作用:

白芍:养血柔肝,皮肤干红发烫、多半和肝血不足有关,白芍可调;

白术:健脾运湿,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脸色容易发暗,白术帮忙生气养血;

白茯苓:祛湿养神,脸上湿气重的人,肤色晦暗、不透亮,茯苓可改善;

甘草:调和诸药,缓急润燥,也是经典的美容药材。

这四味药泡茶,每周喝三次,不伤脾胃,还能温和调理。喝一两周,看不出多大变化,但三个月后照镜子会发现肤色干净了,不再发黄发暗,晒后恢复快,脸部水润度也跟着上来了。

注意药材份量控制好:白芍、白术、白茯苓各5克,甘草3克,煮水喝,不加糖,每次300ml为宜。

牛奶能美白?是个误会

很多人以为喝牛奶能美白,其实这是个常见认知偏差。牛奶中的确含有维生素B2、B12、钙质和优质蛋白,但这些成分并不直接“提亮”肤色。

从现代营养角度讲,牛奶属于高营养饮品,对皮肤弹性、细胞修复有辅助价值。但皮肤色素问题,是黑色素细胞的活跃与否,单靠喝牛奶并不能起到核心作用。

从中医角度看,牛奶属“甘寒”,滋阴润燥,适合阴虚体质者饮用。气虚、脾虚、湿重者喝多反倒腹胀、湿气重,皮肤油腻加重,反黑的速度会更快。

想靠牛奶变白,倒不如多吃山药、薏苡仁、莲子、银耳这类健脾养阴的食物,再搭配外用防晒,内外结合才靠谱。

日常再多注意这三件事,皮肤自然少黑少斑

睡够觉

晚上11点到凌晨3点,是肝胆经当令之时。黑色素代谢、肌肤修复主要在这段时间进行。熬夜最容易伤肝阴,黑眼圈、色素斑都跟着来。即便早上补觉,也不如夜里这一段睡得好。

喝水别一口闷,温水最好

很多人出汗多,一口闷冷水,这种做法会冲击脾胃,损阳气。喝温水,一次不超过200ml,帮助体内水液代谢平稳,湿气不堆积,皮肤才不会黄黑油。

晒前护好“肝”

出门晒太阳前,可用金银花、菊花泡水饮,清肝降火。心火不旺,脸部红热感自然减少。晒后可用芦荟凝胶或绿茶敷脸,也能减轻发炎反应。

皮肤不是涂出来的白,是养出来的透。阳光只是导火索,身体根子好,脸才不会一晒就破功。喝对一碗汤,日子久了,自然白得干净,白得健康。